车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车镜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最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邓州基金投资浊度仪散货船测试设备Frc

发布时间:2023-11-14 04:19:00 阅读: 来源:车镜厂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东方薛宁薇8月14道:近日,上海电气集团评选出12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他们是来自集团各子公司业务部门的70、80后先进工作者,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要当一个像师傅一样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数控调试工陈勇

数控调试工,这样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岗位能为企业节省多少资金?答案坚决淘汰污染性产业项目是超过1000万元。19岁入厂,31岁师从著名全国劳模李斌,工作27年来,陈勇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熟练掌握各类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能手的飞跃。

82套工夹模具、97把专用刀具都来自陈勇自主或参与设计。在师傅李斌外出公务及后期生病期间,陈勇挺身而出,独立完成军工“052”“054”“093”“094”等产品关键零件的数控加工调试、试制任务。

“企业提供平台,个人尽心努力。企业发展了,个人也得到发展。”

——上海电气输配电试验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丽萍

求学时,郭丽萍是拿全额奖学金的学霸。工作时,她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细心,助推输配电检测事业的发展。

郭丽萍有一双“火眼金睛”。在核对252kv一期项目核心设备3200mva发电机的设计图纸时,她发现冲击发电机频率的细微差异,有理有据地说服堪称业界权威的制造方改进设计。

走出会议室,郭丽萍和团队成员奔忙于安装公司、设计院、设备供应商之间,抢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确保仪器设备能按要求进场。

“马云在说‘996’的时候,大家已经叫他‘007’了。”

——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机电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胡润楚

84年的中层干部能挑起戈壁滩上的建设重任吗?面对质疑,胡润楚擅长以行动自证。他亲历过北疆的寒风狂沙,感受过刺骨入髓的寒风,吃过辣椒酱配面包的新年餐……

自竞聘上岗以来,胡润楚组建了新疆新能源团队,完成当年新能源事业部营业收入11.76亿元、实现净利润5389万元。以中民木垒200mw光伏项目为契机,上海电气环保集团不仅在新疆市场树立了良好品牌,市场领域得以进一步拓展。

“工程信息科是一个整体,对内我们自己麻烦一些,要把便捷留是具有国际领先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给大家。”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开发三部工程信息科科长阮健长

作为一名科长,阮健长属于“胳膊肘向外拐”的那类。近20个人的团队只分配了2个分机号,不同业务环节的常需要科室内部转手接听。在他看来,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开发工作,更面向着服务。

工作20多年来,阮健长作为核心骨干完成了企业第二代工程信息系统(eis2.0)等建设项目,带领团队在建设和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最前线,促进产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为实现上海电气梦我无怨无悔。”

——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孟加拉锡莱特扩建项目部项目经理商永辉

孟加拉首都机场到项目现场全程250公里,经历10多个小时颠簸到达项目工地后,业主指着一片满是积水的农田介绍“项目所在地”。14年前的一幕让商永辉终身难忘。当时他不曾想,会带领年轻的团队,在环境艰苦的国度孟加拉扎根至今。

14年来,锡莱特单循环燃机、库尔纳扩建、锡莱特扩建、库什尔长协、帕亚2x660mw火电……这些项目都留下了商永辉的足迹,也让上海制造在孟加拉电力市场家喻户晓。

“持如履薄冰之心,行勇猛精进之事。”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技术部设计处副处长夏湧杰

“一个不会搞研发的管理人员不是好党员。”身兼技术和行政职位,怎样才能端好业务和管理这“两碗水”?不断学习是夏湧杰的“法宝”。

2008至2011年参与1100mw级核电产品的3年里,夏湧杰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每天不到5个小时。只要闪现出思路,哪怕是半夜,他都会起床打开电脑工作。时至今日,他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工作,参与并完成了世界首创双水内冷6碎浆机60mw级发电机等多个重点创新项目。

“工作之事无小事。”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杨霖霖

完成经信委、集团级、院级科研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专利30余项……8年前加入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后,杨霖霖把她的研究场所从学校搬到了上海电气。

2017年底,杨霖霖带头组建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经过一年的产业化实践,她带领团队以前期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为基础,以核心产品竞争优势为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在储能液流电池领域闯出一片天空,助力早日实现“电气梦”。

“哪里有问题我就往哪里去。”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分公司区域总监崔伟

87年生的崔伟工龄不算长,可想法绝对不算8、实验机功能附件和与实验机相干的实验仪器与装备少。对于需要一定现场经验的装机工程,崔伟自我加压,在很短时间内学习掌握,从现场调试工程师迅速成长为一名现场经理。

2017年,崔伟迎来6mw新机型的安装与调试任务,他组织项目团队骨干,根据对工艺的学习与消化,与现场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不断梳理修正,最终完成了样机的安装,填补了上海电气在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安装经验的空白。

“为了和更多的人一起向前。”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技术发展处处长助理陈钢

国外同行业在新型汽轮机的设计时,一般都会在首台机型上进行大规模的温度场试验,以便能更准确的获得汽轮机高温部件的温度分布,从而优化汽轮机高温结构设计。而国内尚未做过类似的大规模真机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毫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陈钢带领团队破除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世界首台带best透平的百万超超临界机组的大规模温度场试验。

“用服务精神感动客户。”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活动围栏营销中心南京办事处主任曾照杨

4名80后加2名90后,他们在上海电气20个办事处中销售业绩名列前茅,2018年更是贡献了11.3%的新接订单。领导这支队伍的是89年生的曾照杨。

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行业巨头中材国际重识了上海电气,一举打破了公司多年来在水泥建材行业打不开局面的困境。此后,他更是三年磨一剑,用三年时间的追随和最后两天36小时的未眠一举拿下了项目,顶针在苏皖水利市场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技术发展处副处长乌晓江

对于研发创新这件事,博士乌晓江是认真的。公司首个3mwth多功能煤燃烧热态试验平台等多个大中型试验平台建设均有他的倾情投入。

作为项目负责人,乌晓江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专项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他带领团队相继开发完成了新型高级复合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高碱煤防沾污/结渣控制关键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为公司在传统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干一行就钻一行,钻一行就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

我国塑机行业平均每一年将增长12%以上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燃机事业部高级商务经理柳燕

从事设计、销售、商务到采购,工作职能发生变动的时候,柳燕总能展示出她超强的适应能力。不论是什么工作岗位,她都始终坚持用心工作,热情如初。

燃机事业部组建之初,6位成员均无采购相关工作经验,柳燕通过参加供应链管理培训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走访调研兄弟企业的实操经验,结合事业部的采购业务和组织架构特点,推翻自己上百稿的流程规划,最终换来燃机联合循环电厂岛内系统集成和服务的完整成套。

一棵树是一幅画,一片林才是一道景。

他们,每天全情投入,换一次从0到1的精彩瞬间;

他们不再依赖,独立长大。

为每一个奋斗者,点赞!

不两个人什么城市
微商一个月能赚多少
兰州西站有什么逛的
十字绣花中间怎么锈